楚天:2.0时代ICT行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发表时间:2018-05-18 18:19
楚天: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 中国的人力资源应该怎么做?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清楚,职业教育的教学是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十九大提出职业教育一定要做好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成功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重心从过去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以企业为中心。」企业是客户,学生是用户。 传统的能源企业其实和ICT行业也有关系。有一个特殊的岗位叫核裂变工程师,早前中国没有能力进行这方面的职业教育,人都要送到法国去。很多老师质疑双创,企业家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吗?有哪几个企业家是从学校出来之后公司开得特别多的?当一个未来的企业家缺资金、缺产品、缺思路,他需要什么学校就该补充什么。 回归教育的本源来讲,学校应该做纯粹的教育。一个大学的属性是什么?大学的存在是什么?它本应是一种学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传递,教育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职业教育跟学历教育是有区别的。「 职业教育首先要明确人才发展趋势,或者说当今ICT行业对人力资源有什么需求。」事实上,现在的企业很困惑。举个例子,顺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最大的上市公司,却没有场地。顺丰大学的校长要做培训,但是他最痛苦的事情就是2000亩地目前只盖了800亩,还有1200亩盖不成。校长邀请我去学校开论坛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他来学校不适应,人事权不在他,学校的管理者、老师如果不胜任的话该怎么办。谈及体制,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人权。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问题是否就能得到解决?第二,职业教育与企业脱节严重,讲通过率、就业率,像在卖证书。第三个,在财务、融资问题上,校长说企业家找他基本上都是为了把剩下的1200亩地盖成房子,而不是跟他谈教育。 华晟经世(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学校跟企业之间运作融合。单凭学校跟企业是谈不拢的,因为企业不懂教育。学校校长是提出来了,但是不会运作,要跟企业合作也不知道合作方式。 与大家分享一些人才需求方面的实践心得。 1. 要看懂ICT行业的薪酬。自从阿尔法GO赢了之后,人们都知道行业薪酬很贵。拿发达国家与中国来做对比,第一组数据,发达国家目前ICT行业人均薪酬福利成本大概是53万人民币,中国是34万人民币;第二组数据,发达国家目前人均营业收入大概是576万,而中国是300万。企业的需求是能做ICT,他们最痛苦的问题是效率上不去,业绩增加不了。 从企业是客户的角度来说,职业学校要从以下两个方向做功课。第一个是客户,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而不是以领导为中心。创业成功只是一个概率问题,这个孩子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学到的为人处世道理,企业能够做到业绩效率,客户一定是最重要的。职业教育必须跟企业对接,企业需要这样的人,能解决顾客需求的人,最后形成收入的人。 2. 员工要培养绩效,绩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自律。绩效是良好的习惯,是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学校培养学生双创,不要把学生引导到为了钱而学习的方向。学习是为了民族复兴,为了民族自信、中国梦。学校教育的时候要教育绩效,绩效不是“绩效考核”,绩效是一套自律系统,这是学校做职业教育的使命。 职业学校要想做好应该怎么做? 1. 兼职讲师。老师不能专师,企业大学里一个专职的老师都没有,是为了不脱离客户、不脱离业务。老师专职以后就脱离了客户和业务,这不是职业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老师应该是兼职的。学校不可能像企业大学一样,但要向企业大学靠一靠。 2. 战略预备队,这个词是跟美军学来的,是指企业大学一定要培养出人才。大学只能认认真真地培养人,因为培养的人数基本上决定了战略预备队的可能性。我们要把利润投入到员工的赋能,建立面向明天的势能。 学校留给整个社会最重要的就是精神,要铸精神,只有文化和精神才会生生不息。企业大学考核收入的,收入越高说明培训办得越好。前文提到,笔者和顺丰校长交流的时候,他所说的不适应就在于这个问题,学校的考核作为企业化来讲就是考核营业额利润。 现在要讲案例式教学,学校要积累案例,诸如共享经济、共享单车这类的新时代大发明案例。此外,学校要坚持选拔制。还有一个是企业大学的架构,重点讲的是,很多高智力、高技术型的人才健康影响大概有24%的概率,学校一定要组织好、保护好学生的身体,多做体育竞赛。 回到主题上,第一个是高绩效文化,第二个是培养敬业的领导,第三个是全面报酬及沟通,最后一个是企业文化和雇主品牌建设。「 ICT行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客户意识和绩效意识。」传递这个精神,产教融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文章分类:
专家观点
|
院通知 活动通知 会员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