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收入规模预测(2015-2019年)发表时间:2018-05-08 13:41 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及监管环境的完善,中国人力资源产业的结构性调整继续展开,行业转型与升级进一步提升,尤其是2014年年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不仅首次明确了行业定位、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指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八项重点业务,还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并提出202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达50万人,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含人力资源服务中代收代付客户员工工资和社保的费用)的目标。此外,国内企业批量大、大跨步拓张全球业务趋势明显,国际化步伐加快,而外资企业也在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扩张,企业经营环境逐步改善,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以及“一带一路”的提出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经济环境,因此,综合经济、政策、监管以及行业本身的转型升级,中国人力资源产业迎来史上最佳发展机遇,迎来更加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格局。据报告,2015年-2019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预计2019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 157.0亿元人民币。 中高级人才访寻 全球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发展势头正劲,全球猎头顾问协会(AES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高管猎聘及领导力咨询服务行业2014营收年同比上涨10.7%,估算2014财年该行业营收达117亿美元。由于中国中高端人才访寻市场的特殊性,本身具有高准入壁垒的中高端人才寻访行业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而存在无序竞争的情况,因而,在国内市场上极为分散。 由于2013年-2014年期间,大量资本涌入在线招聘行业对中高端人才访寻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分流,迫使服务商关注并提升服务与产品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下,本土的中高端人才访寻服务商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也不断提升,外资中高端人才访寻服务商也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再加上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预计2015年-2019年中国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2019年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46.5亿人民币 灵活用工 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从2011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供给的绝对量开始减少,而劳动力新增需求依然稳定在每年1,000万以上,更值得警醒的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40-59岁的年龄组占总样本的29.9%,可见中国老龄化程度将快速上升;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在2012年已达14.4%,这一比例已相当于日本1995年的水平。供给不足将加重中国劳动力短缺,传统的固定就业模式刚性大,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为了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企业自身对于风险/成本控制、战略价值、管理体系的需求,灵活用工的模式也将被更多企业所采用。伴随中国政府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市场,并借鉴日本、欧洲等国灵活用工政策和管理模式,预计2015 -2019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成为年均复合增长率最高的子行业之一,根据预测,2019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76.4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灵活用工服务的机构包含但不限于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如医药、销售外包等服务机构中亦包含以人员外包为主的业务。根据专家数据,2014年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灵活用工服务约占整个市场的20-25%,并将在未来五年将保持50%的增速,根据预测至2019年,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灵活用工服务将占中国整个灵活用工市场的半壁江山以上,市场规模约为298.3亿元人民币。 人力资源外包 在较为积极乐观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加速发展,未来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或人力资源流程业务外包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随着技术在外包行业渗透率的提高,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专业化与标准化程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85.3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从体量上看,依然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最大的细分领域市场。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展开、产业链整合和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动机、服务内容都将发生较大变化,从目前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逐渐向人力资源外包产业链高端转移,以招聘、福利管理、员工关爱等全流程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将在未来集中爆发。其中,招聘流程外包服务在欧美已经较为成熟和普遍,多数500强企业都已经采用了这种服务,而全球企业加速中国市场的扩张,带动了整个招聘流程外包市场的需求,预计2015年-2019年中国招聘流程外包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2019年中国招聘流程外包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1.9亿元人民币。 当前企业薪酬政策处于多样性发展阶段,薪酬方案日益纷繁复杂,用于支持方案的管理系统日趋强大和繁琐,维护成本也日趋昂贵,因此,未来企业将加速购买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薪酬外包服务,预计2015-2019年中国薪酬/福利外包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约20%,预计2019年中国薪酬外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60.7亿元人民币。 人力资源综合咨询 随着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企改革提速、民营企业加速发展,中国企业规模化扩张和管理升级,组织和人员的变动加速,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需求进一步释放,促使人力资源综合咨询行业保持增长势头;另一方面,企业需求越发多样,人力资源综合咨询行业服务商将加强针对本土客户的产品研发,洞察客户的新需求,对客户所在行业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挖掘内生型业务增长,定制化与专业化的服务将促生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相较于人力资源行业其他细分子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来说,中国人力资源综合咨询行业的发展势头较为平稳,在未来几年中也将保持这一平稳的增长趋势。预计2015年-2019年中国人力资源咨询行业、管理培训与人才发展、人才测评与评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分别保持16%、15%、30%的增速,预计2019年这三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约155.1亿元、288.4亿元和14.9亿元人民币。 人力资源软件系统 就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而言,一方面技术在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的渗透率正逐步提高,人力资源软件服务与技术将进一步融合,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逐步向规模化与精细化转型,另一方面,人力资源软件行业上下游产业加速整合,将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创新与发展,市场规模也呈现出稳步扩大趋势。预计未来五年中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预计2019年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速与规模的预测与IDC及Gartner两家公司对全球人力资源软件市场增速预测吻合。 在线招聘 在线招聘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市场变化巨大,市场活跃度提升,不仅资本频繁流入,同时各种模式的竞争者加速角逐,促使各自提升产品与服务,再加上市场对在线招聘服务的硬性需求,在线招聘行业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99.5亿元人民币。 转职服务 转职服务在中国市场中作为新兴和前瞻的业务单元,目前来看整体市场规模有限,但是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预计未来五年转职服务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2亿元人民币。 总体而言,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全行业及各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都十分积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而且灵活用工以及招聘流程外包等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与增速将十分惊人。 未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趋势 未来五年,中国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并在此后的数年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互联网、移动技术搅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产业链整合不断纵深,将涌现更多新兴人力资源细分产业。总结而言,人力资源行业的未来发展受技术、资本、产业跨界/整合、劳动力主体的变化而驱动。 技术驱动: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格局,并整合利用产生的大数据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以下领域和服务将产生新的机遇:互联网招聘的垂直领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掘金人才数据。 劳动力主体驱动:人口老龄化推动老年就业市场;蓝领的工作将更得到尊重且薪酬亦处于较高的水平,针对蓝领市场的招聘、移动应用市场逐渐成熟;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自由职业市场蓬勃发展;未来市场要求具有弹性的组织,企业系统和员工技能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将催生灵活用工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随着用工模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增加,更高效管理多种用工模式的服务需求应运而生,MSP(Managed Service Provider,管理服务提供商)模式将在中国逐渐发展。 产业跨界/整合驱动:人才市场倒逼人力资源服务商进行创新,随着跨界整合加速,商业模式的学习和融合加速,招聘服务将借鉴营销学的概念,从单纯的招聘服务到雇主品牌营销,或将开拓招聘服务更广的市场;企业年金递延纳税政策的出台使企业年金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利器,并催生人力资本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政策驱动:《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建立自然人的纳税人识别号。这意味着个税改革朝着分类与综合计征的目标又进了一步,将大幅度提高企业员工薪酬计算的复杂程度,企业将薪酬计算和发放进行外包的动力将大幅度加强,未来中国薪酬外包市场将会远超美国。 资本驱动:人才竞争加剧导致人才招聘难度增加,而企业为了更有效地吸引高质量人才,势必将加大人才招聘方面的支出,促进人力资源招聘市场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关注,在人才招聘、人力资源技术等服务领域的投资将增大。 报告名称:《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现状、趋势与展望》
文章分类:
产业研究
|
院通知 活动通知 会员通知
|